近两年新批肿瘤创新药进院比例仅为15%-25%;大多数创新药仅在DTP药房有售。 进了医保目录却进不了医院,既有经济压力问题,更有利益调整难题。 人大代表提议“柔性带量”,在创新药医保谈判阶段就同步选定一批“带量品种”——“不光要谈价格,也要谈采购量”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之际,由中国医药行业24家协(学)会共同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和E药经理人承办的2021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于3月4日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来自医药卫生界的近35位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省级人大代表
“健识局·医改十年专题” 13号内容 文 | 小米 编 | 夏雨荷 一个小小的新药审批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医药市场环境 作者:小米 来源:健识局 全文 2971 字,阅读需 9分钟 2010年12月底,纪检部门在国家药监局内部组织了一场内部廉政教育活动。 被拿出来当反面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医药行业自然也是如此。随着医药市场环境的颠覆,医药产业人才需求升温、结构调整。在创新氛围下,什么样的人才是未来五年医药产业最需要的?研发、营销、BD等人才又该如何适应创新生态? Page Exective合伙人沈洁女士在E药经理人2021中国医药产业新年展望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沈洁女士
作者:丁锦希 李佳明 任雨青来源:中国医疗保险编辑:云中鹿高值创新药物疗效好,能显著改善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但因价格高、治疗人群基数大,导致医保基金支出风险高,其医保准入难度不断增加。从国际经验来看,量价协议是控制高值创新药物准入基金风险的主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中国量价协议的实施障碍,建议建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重塑了医药行业,创新能力成考验药企的杀手锏。疫苗等创新药研发如火如荼,资本也频频将手伸向创新药。瑞士药企诺华豪掷22亿美金,买下中国本土药企百济神州的PD-1创新药,创下中国药企单品种交易最高首付金额纪录。交易背后是中国创新药企扬眉吐气,不再只是引进来,而是迈向了走出去的新发展阶段
医药行
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