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营销

院外销售成下一个风口!

2021-04-26 02:42 1829

院外销售将成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的下一个风口。自“4+7”带量采购扩面至全国范围后,中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随着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将来会有二三百个品种纳入全国集采范围。这样一来,药品不再是医院的利润中心,各省都在探索推进处方外流,处方外流成大趋势。

 

一、院外销售模式兴起

 

随着国家三医联动、分级诊疗等改革的逐步深入,医药分开,处方外流已是大势所趋。国务院2017年5月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曾明确提出:医疗机构不得限制处方外流,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向前追溯多年,院外销售并不被看好,很多医院也明确规定禁止处方外流。但近两年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零差价、药占比、两票制、4+7集中采购、辅助用药监控等一系列政策促进医药分家,处方外流也因此成为热点话题,药品经营者更是趋之若鹜,意图在新模式下分得一杯羹。

 

按照行业对医药分开过程中能够流出到院外的处方量预估,大致判断是未来5年内处方流出量将呈现较快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医院为了保证自身药品利益,处方多数会流向指定的预计,结合整体药品零售市场的规模增长。合作方,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其中,线下渠道主要是医院周边的药店,这类药店大多由医院开设或与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线上渠道则主要通过互联网医院来搭建,通过与零售药店铺建互联网医院就诊网络。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处方得以部分外流,这更多是为了满足医院需求,将利益链条从院内搭建到了院外。

 

有能力承接院外销售的药店,一般情况下分为五大类:第一类就是医院的三产药房,这些药房和医院的HIS系统相互连接,但是不算医院院内药房;第二类是托管医院的商业公司在医院开设的院内药房;第三类是连锁药房开设在医院周边的院边店;第四类是医院周边的单体药房;第五类是网上药店。

现在药店看中通过一致性评价,但是没有中标全国集采的品种。未中标品种必将寻找新的销售渠道,DTP院外药房将是必然选择,只要价格合适,药房便可进行终端拦截.

对于连锁药房来说,处方药院外销售能锻炼其对医院药品的供应能力,以及建立经营管理医院药品的经验,可以为将来承接大规模处方外流打下良好基础。

 

药店须做出三大改变,助力承接新品种。首先是提高药事服务能力,向半医疗机构转变。

政策大力推进处方外流,流到DTP药房的产品越来越多对于药店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机会。但这些产品的学术性很强,未来零售药店想要承接处方药销售,必须具备专业药事管理能力及医疗服务水平,才能给予患者以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否则,又可能沦为普通的以药品销售为主的药店。

 

总的说来:院外处方的出现,符合医改过程中的发展趋势,也与国内的医药流通现状相匹配,但是如果要真正达到院外销售所起到的效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情要去做。

本文来源:医药人那些事 作者: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0点赞
0反对
0举报
0收藏
  • 账号登录
  • 手机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发 送

手机号码未注册时将自动创建会员账号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