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药品研发

学科前沿 | 中国学者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0-05-21 12:37 1661

延伸阅读:学科前沿 | 中国学者在治疗心肌梗死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

PPS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670271、U1404801)等资助下,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研究团队提出死亡检查点蛋白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全文>>

PPS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620108015)等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世华团队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上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整合素β1D缺失介导的RyR2功能障碍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所致的儿茶酚胺易感型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作用(Integrin β1D Deficiency-mediated RyR2 Dysfunction Contributes to Catecholamine-Sensitiv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为题,于2020年5月5日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350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因心肌组织被脂肪或纤维脂肪替代而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直至猝死,容易在剧烈运动等负荷状态下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当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检测出ARVC时,病程通常已进展到中晚期。因此,早期ARVC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并不能用脂肪或纤维脂肪浸润来解释,可能存在更复杂的机制。

该研究团队利用脂质双层膜片钳单通道方法以及转基因动物模型,提出并证实整合素β1D蛋白表达量的下调能够促进ARVC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假说。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纯化的整合素β1D蛋白能够有效稳定心肌细胞肌浆网上的钙释放通道RyR2的功能(图1);通过构建的特异性敲除心肌整合素β1D蛋白小鼠模型研究,发现微量儿茶酚胺既可以诱导多形室性心动过速,从而论证了儿茶酚胺易感型室性心动过速确由整合素β1D蛋白下调所致(图2);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ARVC相关标志性蛋白之一的桥粒斑蛋白丢失能够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纤粘蛋白(ERK2-Fibronectin)”通路,进而增加整合素β1D蛋白消耗,从而引发RyR2离子通道的过度磷酸化,最终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图3)。

该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证实了在ARVC疾病中,整合素β1D蛋白下调是出现致命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这将为该病的诊治与预防提供新思路。

图1. 脂质双层膜片钳单通道记录

图2. 特异性敲除心肌整合素β1D蛋白小鼠发生心律失常趋势

图3. β1D蛋白下调的机制通路

信息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关于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月刊,80页,全彩印刷。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0.760,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由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百余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药学进展》编辑部官网:www.cpupps.cn;邮箱:yxjz@163.com;电话:025-83271227。欢迎投稿、订阅!

想回顾《药学进展》编委会主办和协办过的精彩活动吗?请戳这里!

 

→ 

延伸阅读:学科前沿 | 中国学者在肌腱异位骨化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PPS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72099、81772418、51822306、31571402)等资助下,浙江大学陈晓、毛峥伟和周以侹研究团队合作,明确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肌腱异位骨化形成中的关键作用,研发了一种...全文>>

→ 

→ 

→ 

 

→ 

→ 

→ 

→  

→  

→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延伸阅读:母亲节|妈,您辛苦了

2020.05.10 母亲节 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一首献给母亲的诗 当我还未降临这个...全文>>

本文来源:药学进展 作者:国家自然科基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0点赞
0反对
0举报
0收藏
  • 账号登录
  • 手机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发 送

手机号码未注册时将自动创建会员账号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