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院

拜登当选 | 曾放弃大选投身科研,为死去的儿子立誓攻克癌症

2020-11-11 11:54 1531

作者:PDs.


今日凌晨 1 时,美国的各大媒体突然炸开了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计票趋近尾声,以美联社为代表的各大媒体纷纷宣布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 • 拜登已赢得超过当选总统所需的 270 票,即将当选美国第 46 届总统。

 

图片来源:美联社

 

对此,期刊 Nature 在第一时间发表了题为「拜登赢得选举,科学家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的报道。

 

对于医学界,拜登的当选有几大影响。

 

首先,他在今日稍早时候的演讲中宣布,他上台之后的当务之急是控制美国日趋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

 

其次,他在竞选纲领中提到,将会延续奥巴马政府时期推行的「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主要通过向高收入群体增税的方式,扩大美国医疗系统的覆盖范围,减少缺乏医疗保险的群众。

 

还有一点:拜登将推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而这部分内容可能包括继续推行拜登自己曾经领导的「癌症登月计划」

 

对于前 2 点影响,我们即便是身处大洋彼岸也可能会有所耳闻,但是这个「癌症登月计划」,究竟是什么?

 

 

拜登与癌症:心中抹不去的痛楚

 

我们先要了解,为什么拜登对「癌症」怀有着超乎想象的兴趣和热枕。


首先,拜登本人在 1988 年 2 月被确诊患有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并造成了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通常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脆弱等原因,使得血管壁先天性形成瘤状的物体,因此称为「脑动脉瘤」,而非真正的「肿瘤」。虽然他并不是一名癌症患者,但这一经历使得他对生死有了自己的感悟。

 

在拜登 2007 年出版的回忆录《守住诺言》中,他提到了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感受到的不幸和痛楚:「我脑海中闪烁着闪电,有着强烈的电击一般的感觉,这是我这辈子从未有过的疼痛(the worst headache in my life)。」

 

此后,拜登经历了两次开颅手术,最终成功战胜了疾病。

 

痊愈后的拜登说到:「这次患病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最为重要的经验教训:与生死相关的事情,才是真正紧急的事情。

 

出院后的拜登 图源:Brain Aneurysm Foundation

 

疾病谱千千万万,那么拜登又是为什么对癌症治疗有着特殊的情结呢?

 

拜登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全部死于脑胶质瘤:他的「人生导师兼兄弟」泰德 • 肯尼迪、亦敌亦友的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 • 麦凯恩、和他自己亲爱的长子博 • 拜登。

 

乔 • 拜登和博 • 拜登 图源:美联社

 

博是一位冉冉升起的美国政坛新星,他在 2007~2015 年间任特拉华州检察长,当时不少的政府人员认为,博将追寻自己父亲的脚步,走上国家政治舞台,角逐州长的位置。

 

在 2013 年 8 月,博在休斯顿的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确诊脑胶质瘤,并在那里进行手术、放疗、化疗。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身为父亲的拜登,第一次看到了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在 2012 年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并将这个看似奇怪的词汇刻在心里。

 

尽管与癌症做着积极的斗争,在 2015 年 5 月 30 日,年仅 46 岁的博 • 拜登还是因为脑胶质瘤复发而离世。

 

「我和孩子们之间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上天对我的馈赠。」在宣布长子博的死讯时,拜登说:「我已经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我们整个家族的悲伤之情。」

 

「两年来,我亲爱的儿子博以十足的勇气,与癌症作斗争,他正直、勇敢、坚强,这是他在生命中每一天都诠释着的优秀品质。」

 

儿子的去世让拜登悲伤不已,这不仅让他放弃参加 2016 年的总统大选,还造就了他在 2015 年的白宫玫瑰园慷慨成词,发表了他关于「癌症登月计划」的演讲。

 

 

登月计划的诞生

 

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美刚恢复建交的尼克松时代,美国社会就已经弥漫着对癌症的焦虑和恐惧。当时的一篇文章提到:「癌症代替了核武器,最终将会击溃了人类。

 

于是在那时候开始,美国政府层面对于集中科学力量对抗癌症就有了初步打算和思考。最终,由普通民众、医生、科研人员、政府人员共同促成的《国家癌症法案》,以 350 票赞成、5 票反对的超高赞同率通过。1971 年 12 月 23 日,时任的尼克松总统签署了这项代表着人类第一次向癌症宣战的法案。

 

令人惋惜的是,70 年代的科研条件远远达不到根治癌症的要求,法案从现实中慢慢失去了它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对抗癌症的概念东山再起。

 

2012 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US News 全球肿瘤科排名第一的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首次提出了「癌症登月计划」。

 

2013 年,拜登陪伴儿子博前往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进行脑胶质瘤的治疗。

 

博死后的 2015 年 10 月,拜登在白宫玫瑰园的演讲中,再一次提到了也许是在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看到的那个奇怪名称,并给出了自己对此的理解:「虽然攻克癌症是一件需要历经困难、长期坚持的任务,但就像人类最终还是能够登上月球一样,人类最终也会攻克癌症」。

 

拜登呼吁发起政府层面的「癌症登月计划」:「希望打破孤岛,并让所有癌症展示团结起来,并肩作战,加强沟通,最终战胜癌症」。

 

这项提议,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支持。

 

2016 年 1 月 28 日,奥巴马在华盛顿宣布,为了加快治疗及预防癌症的科研步伐,将成立「癌症登月计划」特别工作小组,并签署总统备忘录。而这个小组的领导人,则是这个计划的倡导者,拜登。

 

2016 年 4 月 4 日,由 28 位顶尖癌症研究者组成的「蓝丝带顾问委员会」成立。他们将协助政府制定癌症登月计划的长期目标、科学目标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癌症登月计划」特别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  图片来源: 白宫官网

 

2016 年 6 月 29 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拜登召集了近 400 名癌症研究人员、肿瘤相关的医护人员、罹患肿瘤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参加「癌症登月计划」的最高级会议。随后,在美国 50 个州、波多黎各和关岛,共 7000 多人参加了「癌症登月计划」小组在当地举办的地区会议。

 

这样大规模的调研走访,让「蓝丝带顾问委员会」获得了足够多的资料和意见。

 

2016 年 9 月 7 日,「蓝丝带顾问委员会」发布「癌症登月计划」的十项建议,包括建立专门针对利用免疫疗法的全国临床试验网络、创建 3D 癌症地图,以了解肿瘤的突变及其与邻近正常细胞的相互作用等等。

 

自此,美国社会上下对「癌症登月计划」反响热烈,美国癌症协会在当时还曾宣布计划在 5 年内将研究资金翻倍,其他组织也承诺将为了推动计划出钱出力。

 

拜登在递交给奥巴马的抗癌登月计划战略报告中写道:「『癌症登月计划』所引起的反响令我感到惊讶和感动,无论是个人、组织机构还是国家,都在踊跃迎接这些挑战。」

 

 

争议:大众的健康与单一的疾病

 

尽管白宫改换门庭,但拜登对「癌症登月计划」热情不减。


奥巴马在 2017 年卸任后,拜登曾提出他将继续领导「癌症登月计划」小组,为特朗普政府的抗癌政策提供建议,希望推动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共享,以及让更多的患者参与到癌症的新试验、新疗法当中来。

 

尽管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将这个政策很好地落实下来,但学者们仍然继续完成着「癌症登月计划」中的科研活动。

 

例如,在 2020 年 4 月 16 日,Broad 研究所与多个实验室以及人类肿瘤网络图谱联盟合作在 Cell 上发表了文章,以推动人类肿瘤网络图谱的建立。

 

图源:Cell

 

推动作为「癌症登月计划」中的一部分,人类肿瘤图谱网络将对医生和研究人员对癌症组织学、癌症病理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可能成为临床上提高癌症检测、预防的精准度,提供精准药物治疗的新方法。

 

然而,「癌症登月计划」并不是所有人的白月光。

 

在 2017 年,华盛顿邮报却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癌症登月计划」如此让人失望》的报道。

 

「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投入大量资金、指派专门的研究人员专注于癌症研究;另一方面,这些法案鼓励了制药业『以量胜质』,造成了针对罕见癌症的孤儿药井喷的现实。有利于罕见肿瘤而不利于常见肿瘤研究的政策,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近50年来,癌症的整体死亡率几乎没有变化。

 

华盛顿邮报的作者还认为:在总体预算有限的范围内,社会对于癌症这一单一疾病的过分关注是否真的对全人类的健康有益?这其中最大的风险可能并不止是「癌症登月计划」可能的失败,还更是国家的其他公共卫生需求被民众所遗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对癌症治疗应该保持着最美好的愿景。

 

美国癌症协会癌症行动网络副总裁 keysha Brooks-Coley 在此前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时说:「我们可以从拜登的竞选活动了解到,他将持续关注着癌症研究和研究资金的筹集,并优先考虑那些会影响癌症患者的政策。」

 

她还提到,2021 年将会是尼克松前总统签署《国家癌症法案》的 50 周年,这是一个医学界总结过去 50 年经验的最佳机会。她衷心希望跟前总统一样对战胜癌症有抱负的拜登,能够带领科学界稳步前进。

 

如果真像她所说的这样,这也会是全人类健康的福音。(审核:gyouza)

 

题图来源:YouTube截图

参考资料:

1)

https://www.curetoday.com/view/what-the-future-of-cancer-care-may-hold-under-president-elect-joe-biden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629023/

3)

https://bafound.org/news/what-joe-biden-learned-from-his-life-threatening-brain-aneurysms/

4)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2019/09/24/why-cancer-moonshot-has-been-so-disappointing/


 

本文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园 DXY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0点赞
0反对
0举报
0收藏
  • 账号登录
  • 手机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发 送

手机号码未注册时将自动创建会员账号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