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20上海医交会(第三届全国医交会——中国品牌医疗合作交流大会)上,风石健康合伙人曹维做了主题为《商业健康险赋能医疗机构发展》的分享。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医院数量达到3.5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3万个。在政策放管服的推进下,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迅猛增长,然而,其运营困境却也逐渐凸显。
在10月23日-25日,在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指导,《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20上海医交会(第三届全国医交会——中国品牌医疗合作交流大会)上,风石健康合伙人曹维做了主题为《商业健康险赋能医疗机构发展》的分享。

据了解,作为对接优质中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医生集团与保险公司的第三方赋能机构,风石健康获得了2020上海医交会组委会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医疗赋能贡献奖”。
民营医院的商业保险困境
在政策东风推动下,民营医疗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超过医院总量的一半,体量不可小觑,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新格局正逐渐形成。
曹维认为,优质的民营医疗机构推动着医疗服务的本质回归。通过专业细致的医疗服务,为市民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体验,一定程度上能缓和医患关系。
但由于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起步晚,积累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部分机构缺乏诚信和自律,损害民营医疗机构在社会的整体形象,使其难以获得市民信任,欠缺足够发展的市场。
也因此,虽然数量快速增长,但民营医院诊疗量远低于公立医院。数据强烈反差背后,透露出的是民营医院发展困境。曹维介绍,民营医疗机构不仅缺少优质的医生,还缺少懂营销、懂服务、懂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提升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成为其当务之急。
而商业保险方面的困境尤为突出。曹维介绍,2014-2019年,国内每年健康险都有超过20%的稳定增长,2014年总保费规模是1500多亿,到2019年则达到7000亿的规模。
在中国的健康险收入构成当中,超半数的还是疾病险,也就是重疾险,也有费用补偿型的医疗险,占了34.6%,2019年是2400多亿的健康险规模。其中,可以去私立医疗机构就诊的高端医疗险份额,2014是27亿,2019年是78亿。这些保费中77%都是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团险,个人愿意掏钱购买的份额只有17%。总体而言,中国的中高端医疗保险市场,由于私立医疗资源受限和保险的产品不足,缺乏统一的方向,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相比来说,美国商业健康险比较发达,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以及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共同打造了整个医疗健康保险体系,这一业务模式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
风石健康助力标准化结算
曹维介绍,“标准化结算”是风石健康助力中高端民营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的第一步。风石健康赋能私立医疗机构,主要是帮助这些私立医疗机构打通商业保险的对接渠道,提供商业保险的咨询、结算、标准化运营培训、风控体系和市场推广。
据介绍,风石健康自2014年成立以来,瞄准医疗服务消费升级,致力于提升医疗机构的业务效率和优化医疗资源服务,以建立中高端医疗机构的“标准化结算”为基石,以满足中产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帮助优质民营医疗机构打开市场,提升整体营运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据了解,风石健康通过自主研发的对接系统,让保险公司与民营医疗机构能够互认,患者像使用医保卡一样,可直接在民营医院结算支付。
曹维现场展示了风石健康和京东安联于2018年合作推出的针对中产阶级家庭的特色儿童医疗保险产品案例,据介绍,京东安联保险委托风石健康承接该产品的产品设计,筛选合适的医疗机构,客户营运服务及健康管理服务,最终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和京东安联保险一起推出市场第一款为儿童高端门急诊健康险产品,由此改善公立医院儿科医疗资源稀缺,儿童看病难、体验有落差的医疗现实。

截止到2020年5月份,该产品合作医疗机构突破了100家,同时又扩展到齿科保险,根据7月份风石健康发布的服务报告显示,已经有了45个品牌、165家诊所的合作,并拓展到了22个城市,很好的协调了医疗机构和保险双方的需求,提供给市场有价值的保险产品。(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