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但医改的步伐并未因疫情影响而停滞,各项既定政策按计划实施的同时,新政策也不断出台。
过去的一年里, 第二批药品国采落地、第三批国采开标 、第四批国采报量、第一批国家高值耗材集采开标、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启动、医药代备案制出台、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落定…… 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牵动着医药界人士的神经。 那么,我们也一起来盘点盘点2020年医药行业的10大关键词,以及对新一年的展望。经过我们的小调查,广大医药界的朋友认为这以下这些对医药行业有着重要影响。
1、带量采购: 未来2-3年内500个品种的价格绞杀与营销模式大调整 2、医保目录: 提高准入效率的同时对增量和存量进行制度化管控 3、疫情: 药企需要适应常态化下的偶发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4、DRG/DIP: 支付方、供应方的博弈结果,药企被裹挟其中 5、互联网+医疗/医保: 别太乐观,政策仍未有实质性放开 6、反商业贿赂: 治理体系化、舆论导向化、药企合规化、基层举报泛化 7、医药代表备案制: 政策层面意义不大,药企层面关系重大 8、处方外流: 处方外流与处方回流并存,外流趋势一直存在但未有实质性突破 9、医药新零售: 医药的“人货场”,会玩的偷着乐,不会玩的干瞪眼 10、MAH: 医药行业的关键ID,研发与生产、销售的进一步分工或脱钩 同时,我们也对2021年医药行业作出了预判和展望,希望借此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药企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评判未来几年内定位及战略目标,及早做好规划和调整。 1、带量采购: 国家地方双管齐下 , 范围扩大,每年2-3批次,或将引入生物制品及中成药,耗材也将启动第二批 2、医保目录: 国家目录谈判采用新方式,地方大病医保目录调整或将陆续开展 3、基药制度: 目录调整会在年内开始并公布,1+X用药模式将会得到强化 4、DRG/DIP: DRG在30个试点城市正式运行,与DIP对照看最终成效,谁优谁劣?谁更适合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 5、处方药网售: 或将附条件谨慎放开,但监管同时进行,或将对互联网医院、线下药店的处方系统和流程进行大检查、大整治、大清理 6、院外与基层市场: 大多数企业会在院外零售市场栽跟头,集采后产品线丰富销售网络健全的企业会在基层市场尝到甜头 7、 产品模式: BD将成为各家药企重点投资的部门,license in还将继续成为主流模式 8、营销模式: 自营与CSO仍将长期并存,但二者之间常有相互转换和调整 9、发展模式: 头部企业持续往创新药特别是生物药转型,腰部企业在存量品种中苦苦支撑,腿部以下企业逐渐从失望到退出 10、盈利模式: 产品市场不是最重要的,资本市场才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一边亏,另一边赚。 11、医生收入结构: 开药逐渐退潮,检查逐渐抬头,临床研究或许是新的“蓝海”。
本文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作者:点苍鹤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