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预计盈利同比增长 590%-620% ,盈利 9.8 亿 -10.22 亿元; 预计同期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438%-469% ,为 6.9 亿 -7.3 亿元,营收 28.5 亿 -29.4 亿元。” 2020 年底曾经因计划出售子公司泽润而被 “虐”的沃森生物发布业绩预告, 2020 新上市的 PCV13 首年贡献约 16 亿元,被沃森生物视为其实现飞跃性发展的“燃料”。 01 PCV13首年贡献约16亿元,期待新冠疫苗业务弯道超车 2020 年 首个国产 PCV13 ( 13 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 ) 的诞生 ,是 沃森生物的重磅疫苗产品 。 此前,在国内 PCV13辉瑞 一直是唯一的供应商,产品销售一直十分紧俏。 目前,我国 PCV13 渗透率只有 5% ~ 8% ,美国渗透率 80% 以上。 在 1 月 22 日,沃森生物 2021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玉溪沃森副总经理林建祥曾对媒体表示“一项重磅疫苗产品的突破,能让一家疫苗公司实现加速发展”,“而 PCV13 就是助推沃森生物实现飞跃性发展的‘燃料’。 ” 据了解, PCV13 主要 适用于儿童及幼儿肺炎球菌所引发相关疾病预防 , 最早由辉瑞推出, 2015 年 PCV13 全球销售额达到 62.45 亿美元的巅峰,是全球药品销售额前十中唯一的疫苗产品。 中检院数据显示, 2020 全年 PCV13 合计批签发量达 1088.86 万支,其中辉瑞达 642.35 万支,沃森生物达 446.51 万支,市场份额分别为 60% 和 40% 。 据了解, 2020 年 1 月 10 日,沃森生物获得了 PCV13 药品注册批件, 3 月 30 日首批产品获得批签发, 4 月 22 日实现首针接种。 2020 年上半年,玉溪沃森获得批签发 120.12 万剂,占比 35.88% ,而同期辉瑞的批签发量为 214.65 万剂。 2020 年,沃森生物 PCV13 实际有效销售时间不长, PCV13 2020 年全年累计获得批签发数量已经达到 446.51 万支 , 13 价肺炎疫苗新增销售收入约 16 亿元。 不过此前业界 普遍预测, PCV13 全年收入将在 20 亿元以上。 据其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上流出的信息显示,沃森生物 PCV13 的产能设计是 3 千万剂每年,按照供需生产。 2021 年 沃森生物 将全面布局 PCV13 的销售,充分利用黄金两年的布局 。 天风证券预估沃森生物 13 价肺炎疫苗存量 + 增量年销量有望 918 万支,按照 550 元/支测算,峰值将达到 50 亿元。 除了 PCV13 之外,沃森生物也有 多款重磅疫苗 “协同作战” 。 其 23 价肺炎多糖疫苗 2020 年全年累计获得批签发数量约 575 万剂,实现新的突破 。 并且,沃森生物布局了 mRNA 、黑猩猩腺病毒载体、重组蛋白三条新冠疫苗技术路线。 mRNA 新冠疫苗产品生产线已经动工,年内将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疫苗临床试验进度落后, mRNA 新冠疫苗 处于临床 I 期阶段。 但是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认为: “疫苗的研发和上市是个马拉松长跑的过程,不能单独只看某一段的过程。 沃森生物未尝不可以后发优势实现后半段赛程的‘超车’。 ” 沃森生物表示,其 mRNA 新冠疫苗产业化车间的建立将采用模块化工厂的方式,各个组件都在上海生产完成后,运输到此地进行组装调试完成,即可投入使用。 该 mRNA 新冠疫苗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 2.8 亿元,一期产能为 1.2 亿剂 / 年。 2020 年 12 月 27 日,沃森生物又一新冠疫苗基地落户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园,这也是国内首个黑猩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产业化基地。 该疫苗 由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周东明团队合作研发的新冠腺病毒疫苗, 计划于 2021 年中大规模生产,预计年生产疫苗达 2 亿剂 / 年。 不过,该腺病毒疫苗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沃森生物与上海泽润还联合研发了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研发仍在推进中。 2020 年底沃森生物计划以 1 1.4 亿元 转让 上海泽润的 3 2.6% 股权 ,而这一计划掀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波。 最后该交易以 “公司重视投资者意见,并积极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为更广泛的听取各方意见 ”告终。 但是沃森生物资本运作的“买卖游戏”却被众人看得更清了。 该游戏自 2 010 年 沃森生物 上市募集 2 3 亿元资金就开始 ,然后 在 2012 年 12 月,沃森 “ 大生物战略 ” 横空出世,提出围绕 “ 疫苗、血液制品、单抗药物 ” 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形成 “ 大生物 ” 产业布局。 2012年年底,沃森生物以5.29亿元拿下河北大安制药55%的股权,进入血液制品行业,之后通过两次增持,最终获得河北大安制药90%的股权; 2013年1月,沃森生物以2.65亿元收购上海泽润50.69%的股权,将触角伸至新型疫苗; 9个月后,沃森又以2.92亿元拿下嘉和生物63.48%的股权,布局单抗领域。 2013年7月,沃森以7.62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宁波普诺生物、山东实杰生物和圣泰(莆田)药业,将并购战车开进疫苗流通领域; 2014年11月,沃森又以3.5亿元收购重庆倍宁,进一步壮大疫苗流通版图。 两年间,沃森生物似乎实现了围绕“疫苗、血液制品、单抗药物”三大板块的“大生物”产业布局。 但是,后来沃森生物又将这些标的卖卖卖。 2 014 年起沃森生物相继转让 “大生物”战略中所布局的血液制品、单抗以及疫苗流通等业务: 2 014 年,沃森生物总共斥资 8 .66 亿元收购的河北大安 9 0% 的股权,又相继以 6 .35 亿、 4 .53 亿出售给了 博晖创新 ; 2018 年又以 1 3 亿元出售了嘉和生物。 而嘉和生物在 2020 年 1 0 月于港交所上市 (预告显示: 报告期内确认该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约 2.5 亿元。 ) 上海泽润成为沃森生物 2012 年 “ 大生物战略 ” 至今仅存的独苗。 不过在其 2021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沃森生物的 “ 全面国际化 ” 战略 开始得以强调。 1 月 23 日晚间,沃森生物发布了 2021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以占总表决票数 98.7694% 的比例,高票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及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 这被视为沃森生物“全面国际化”战略的进一步体现。 据其 2020 年半年显示,沃森生物产品已经出口至 13 个国家。 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 “沃森生物的产品今后将打造成国际品牌。 如果公司在 H 股成功上市后,将面向国际市场,这更有利于树立公司的国际形象,让‘中国制造’的疫苗更快更多的走向国际市场。 ”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李妮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