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服不服,1亿元罚款要照付
2月5日,这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要求的最后期限。不出意外的话,先声药业应当已缴纳了1.007亿元罚款。

此前不久,阿里巴巴、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丰巢等知名企业都曾领受反垄断罚单,但所受处罚均在50万元,先声罚款却高达1个亿,刷新了国内药企被罚记录。
事实上,阿里巴巴、阅文集团的行为属于通过收购“违法实施集中”,最高罚款额为50万元;先声药业违反的是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由于“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将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2019年,先声年收入50.367亿元,也就是说,罚掉了2%。
依据《反垄断法》规定,不管被罚企业服不服、是否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处罚决定都要按期执行。健识局向先声药业了解罚款情况,对方表示:“该交的还是要交”。
反垄断局对先声的处罚决定书显示:2019年4月,先声药业获得了巴曲酶原料药在中国的独家销售权。这种原料用于生产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毕西制药的独家品种。对这家企业,先声一直不报价,也不供应巴曲酶原料药,最终,托毕西于2020年6月起停产。
之后,先声被举报,1亿罚单诞生。
少有人知道的是,先声获得巴曲酶原料药并不是这起垄断的开端,真正的故事早从2017年就开始了。
创新品种裹足不前
业绩承压急于求成
2017是什么年份?
彼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已践行两年,新药研发得到极大的政策鼓励,中国正处于创新药爆发前夜;另一面,国家医保局即将挂牌。政策前拉后推,都在鞭策长久以来躺在仿制药舒适区的药企另谋新路。
在中国南京,曾经的“纽交所中概药业上市第一股”先声药业已经退市4年。在美国资本市场闯荡的期间,先声股价一直不高,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后,更从较高位直接跌去四分之三。私有化后,先声转向国内市场,为谋求新产品设立了孵化器,希望用资本力量更快从外部获得新产品。
然而,当时,名为“百家汇”的众创空间项目并未给先声带来多少灵感。
那时中国的医药行业,早已不是2007年先声赴美风光上市时的模样。2007年,先声年销售额为13.69亿元。那一年“白马股”恒瑞医药的销售额也不过19.81亿元。
十年之后的2017年,在国运和政策驱动之下,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批创新药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口新药的引进速度不断刷新,由国内药企研发的一类新药也如过江之鲫。这时候的先声,产品线却已多年未有突破性进展,几款主要产品全部获批于2011年之前。曾经比肩的恒瑞更是早就领先了好几个身位。
作为曾经的行业明星,先声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令人唏嘘的是,十几年前就有能力拿出两个一类新药的先声药业,已不再是创新标杆,更像躺在功劳簿上依赖既有路径的懒汉。
就在这个时期,当时先声的商务拓展部门苦于业绩提升困难,急于想在市场上收购现成的品种,一款叫“巴曲酶注射液”的产品进入了BD的视线。
年销售3亿元的巴曲酶注射液不算大品种,却是北京托毕西药业的独家品种。
托毕西原隶属于日本东菱制药。天眼查信息显示,2013年东菱制药退出,托毕西成为注册在香港的子博有限公司旗下独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千贺博文。随后,托毕西先后经历投资方虚假出资、请来救兵却“鸠占鹊巢”、再次请外援夺回股权等一系列纠纷,早已元气大伤。
这样一个股权复杂的问题公司,本不应成为一个好的收购对象。事实上,知情人士透露,任晋生对这笔收购也不看好:一来,该产品创新成分不足,而他作为掌舵者一心想要抓创新药品;二来,市场规模也不大;三来,公司“不够干净”,股权纠纷太多,有充分收购经验的任晋生不看好这样的标的。
然而,先声时任总裁冯洪刚自有他的压力。冯洪刚擅长做成熟产品,他与时任BD部门的老总也都承担着增长乏力的业绩压力。最终,在这二人的力推之下,先声依然锚定了托毕西。

事发

· END ·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张铃 小米 贾亭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