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营销

十年后,1500家Biotech将分流,1~2家跻身全球TOP20

2021-04-11 06:18 307

“未来10年,一定会有1〜2家企业跻身全球TOP20药企名单,10个原创药会被国际认可。我也希望将来十年回看今天,可能会赶超这个目标。”

过去十年中国的医药行业创新,从星星之火到势不可挡,主要得益于多年来的人才积累,海归科学家的支持、人才的积累、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以及政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过去十年,我国的创新实现了从拼数量、me-too到me-better的逐渐升级。“我们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支持产业的发展,支持社会的需求,尤其是临床未满足的需求,”E药经理人首席研究员陈怡在会上强调。

在创新程度上,我们目前处于1.0时代,甚至有一部分在技术研发上,已经达到了2.0水平。未来十年,要实现以上目标,则需要融合要顶层设计(政策)、源头创新、资金、人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创新文化底蕴7大要素。

2021年4月10日,在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指导,E药经理人、赛默飞世尔科技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医药创新100峰会上,E药经理人首席研究员陈怡,代表由E药经理人、波士顿咨询、GBI专家组成项目组,发布并解读《中国医药创新十年展望》报告。该报告调研访谈了36家创新药公司CEO,凝聚了多方共识。

 

正文精彩观点:

  • 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向更早期的项目倾斜

  • 医保支付是企业最集中的痛点之一

  • 关键人才需求强烈,短期可以靠引进,但长期还是得靠培养

  • 机构投资价值最大化应逐步体现在早期研发、成果转化和“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

  • 越创新,失败的可能会越多

  • 十年后,1500家Biotech逐步分流

  • 自主创新≠自己创新,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是国际化

以下为陈怡《中国医药创新十年展望》演讲主要内容:

 

01 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向更早期的项目倾斜

通过对36家国产创新药、科研院所高校和资本界机构调研发现,基础研究转化企业强烈关注的内容之一。

企业反馈,我国的科研成果基础研究和专利,其实领先于世界。但是研究的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基础研究,无论是药品创新还是follow,大部分还是处于跟随性,仍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源头创新。另一方面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缺乏激励机制以及促进转化运用的平台。在高校的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个人成果转化的机制和落地上仍需要完善。

此外,投资机构对于科研成果的质量,也并不是信心十足。而美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产学研对接。

现在,科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成果转化、国家专项支持,虽然资金有限,但是政策导向作用非常明显,开始是往临床前,包括成果转化方向已经确定。企业已经开始接触高校和科研机构,希望能找到早期的一些项目。

02 医保支付是最集中的痛点之一

调研显示,医保支付是企业反馈的痛点之一。

陈怡在会上表示,医保谈判这两年对创新药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企业本身的理由,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支付体系,现阶段还不足以支持创新药的溢价。创新的价值定价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为创新药支付的一个主要的模式。

由于医保控费,也产生一些潜在的影响。一方面,企业要实现医保支付有较好的溢价,就必须注重差异化创新;另一方面,在促进医保推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下一步商业保险的发展,将对创新药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虽然路还很长,但是这是一个方向,医保、商保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创新药加速。”

03 关键人才需求强烈,短期可以靠引进,但长期还是得靠培养

创新型的领导和临床研发关键的人才需求强烈。

在工业界,海归人员已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生力军。但是随着创新主体日渐多元化,最新一代创业者逐渐浮现。而他们今后一定是复合型的人才。“如果未来我们的创新药走向国际化,能成功,”既具有传统药企的企业家精神,又懂研发,还具被国际经验,且勇于冒险的复合型的领导,包括临床专业的人员、研发人员将会非常重要。

临床水平、关键技术和基础科研是目前最大的短板。而这一短板中企业自身能力的欠缺依然被认为是更主要的问题,企业自身能力建设与人才密不可分。

调研显示,临床策略和研发战略人才是最为紧缺岗位。有受访企业表示,“高管、中层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口都很大,正在不断推高用人成本。国内现行教育体制培养的人才其实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化需求。短期可以靠引进,但长期还是得靠培养。”

04资本投资价值应体现在早期研发

过去10年中国私募投资大幅增长,助推了中国医疗的迅速发展,但整体投资偏保守,对创新支持不足。企业呼吁机构投资价值最大化应逐步体现在早期研发、成果转化和“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包括长期投资的价值。

早年资本所支持的项目大多是fast follow(快速跟进)、industry veteran,最近才真正开始支持原创性更强的scientific founder(科学家创业) + CEO模式。

而投资机构也有了不少改进,“现在医疗基金的专业性其实比较强,不光能投早期,甚至能自己攒项目。某投资机构表示,2015年以后其招人都要求专业背景,一线的项目经理差不多都至少是硕士、博士的背景,也基本都在医药产业里要有至少3-5年经验。

05 越创新,失败的可能会越多

到2021年来,从百奥泰HER2 ADC宣告失败、到Trop-2 ADC、到PD-1,“越创新,失败的可能会越多。”

陈怡在报告时呼吁,“要宣传创新文化,回归初心价值,激励科研精神,包容创新失败,因为有了包容,企业家才去做一些创新。如果我们的支付、我们的社会对创新药没有容忍失败的心态,大家都不敢做创新药,今后创新的难度会更大,也意味着失败率也越来越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种心态和理念,创新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

政策“步子再迈大一点”,当前CDE对于审评审批完全创新的产品经验和魄力不足,现行医保支付体系导致创新药企无法承受失败风险。为避免失败、收回成本,研发只能基于已验证的靶点开展,没有积极性冒险。

企业不能接受失败,资本也要给做First-in-class的创业家机会,才会有创新的东西走到世界水平;中国目前还没有价值投资,不认可企业的长期价值,只追求短期利益和回报。“现在也愿意承担一些风险,我们找项目已经找到大学教授去了。”一家医药投资公司说。

06 十年后,1500家Biotech逐步分流

根据麦肯锡数据,过往十年中国医药产业成立了1500余家Biotech。未来10年,Biotech与pharma分工将会开始出现,中国现有的biotech会逐步分流。

有一批企业做小而美的研发,将借助和大药企进行商业化合作走向成功,并非所有的小型Biotech都要建立自己的初创平台。我们商业化的环境还是比较严峻的,要想实现商业化成功极具挑战,所以不管是政策的压力,还是市场竞争,都会促使专业分工形成。

其实参照美国旧金山80年代的发展,它的定位相当明确,小企业和大药企之间合作,专心做研发,这也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少数企业成长为平台型pharma;另一部分则自然淘汰。

07 自主创新≠自己创新,未来10年最重要的是国际化

“未来10年,最重要的是做国际化。这不是简单地把中国的药转让出去,而是真正开始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甚至并购壮大。”

据陈怡介绍,国际化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引进产品,第二阶段临床国际化,多数已出海的国内企业目前均处于这两个阶段。第三阶段是研发国际化,在海外设置早期研发团队。第四阶段为商业国际化,在海外自建商业化团队真正意义上打入国际市场。

“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引进来走出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烫手的过程,但会帮助企业做得越来越好。”陈怡说道。

企业一致认为,全球化之路才刚刚开始,从国际认可药品标准迈向国际商业化进程中任重而道远。今天要走出国际化,首先要有国际水平的标准,这是前提。

并购是药企发展壮大的主要路径,更多的国际和国内并购将成为趋势。对标国际化可以借鉴日本,先有好的产品,然后再逐步做到商业化,成为全球前20名的企业,包括武田。不过当前中国无论是国内并购还是国际并购,基本上没有,都还是刚刚开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出现。

“未来10年,一定会有1〜2家企业跻身全球TOP20药企名单,10个原创药会被国际认可。我也希望将来十年回看今天,可能会赶超这个目标。”陈怡总结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E药经理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0点赞
0反对
0举报
0收藏
  • 账号登录
  • 手机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发 送

手机号码未注册时将自动创建会员账号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