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多院区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新课题。2025年11月15日,海南博鳌迎来一场医院管理领域的思想盛宴——第十三届健康界医院管理大会·2025分论坛“下好多院区棋局:专科筑翼特色发展”专场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全国顶尖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专家,围绕多院区协同发展、专科建设创新、医疗资源整合等行业焦点展开深度对话,为“十五五”期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确立“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五大方向
论坛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战英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她指出,多院区发展已成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共同课题,本场论坛旨在聚焦医院专科建设、院区布局与特色发展,交流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推动学科协同与医院高质量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蔡战英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美豪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医院正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需重点把握五大方向:专科核心竞争力打造、院区间错位发展、战略引领资源管理、人才创新活力激发以及数字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他特别提到:“下好多院区这盘棋,不仅需要全局视野,更要通过系统思维推动资源整合,让每个院区定位清晰、各展所长,最终实现1+1>2的整体效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美豪
创新驱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在《创新驱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主题演讲中指出,公立医院需从创新“使用方” 转为 “主体”,以适配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 岳小林
岳小林介绍,天坛医院历经三次转型,2021 年获批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现构建 “双体系” 驱动格局,在传统科研体系外打造医工研发转化体系,依托重大设施与国家级平台筑牢数据底座。
目前医院已与200 余家企业开展 280 余项联发项目,在脑机接口等领域突破显著。未来医院将深化改革,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特色专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美豪,在《特色专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中,介绍了该院以“强专科、大综合”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医院立足专科优势,以骨科、儿科等传统强项为引领,通过优化院区资源、推动临床科研转化(如骨科专利转化产值超亿元)强化标杆;同时布局康复医学中心等新兴交叉学科,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
近年医院科技量值(STEM)升至全国第 68 位,22 个学科进全国百强。未来将深化相关策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特色专科赋能多院区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卢明东担任主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卢明东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江涌以《特色专科赋能多院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医院通过优势学科引领多院区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医院立足75年红色基因传承,在“一院立、两点蓄力、三院区同频”的战略布局下,构建了差异化、互补性的学科生态。
医院以核医学为标杆(STEM 全国第八),率先开展新型核素肿瘤精准诊疗,核素治疗量全国第一,推动国产核药转化;借中德合作妇科肿瘤中心提升患者生存率,获批德国专培基地;成立实体化胆胰中心,创新手术技术。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江涌
医院还积极探索专病中心建设,成立首个实体化胆胰中心,通过内外科融合、全病程管理及信息化支撑,实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杂交手术等技术创新,大幅提升诊疗效率。江涌强调,医院以绩效改革为杠杆,推动CMI指数显著提升,并通过“病种-专科-医院”三级考核机制,持续强化多院区内涵建设。
精益绩效赋能新跨越,学科联动共筑新生态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在《精益绩效赋能新跨越,学科联动共筑新生态》主题分享中,介绍医院医保支付改革下的发展实践。面对医保基金紧平衡等挑战,医院以 “腾笼换鸟” 转型,构建 “一科一策” 绩效体系,融合 RBRVS 与 DRG 指标,设差异化 KPI 池,借 “四画像一积分” 考核医护技管人员,推 “全院一张床” 并以信息化管控药耗成本。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桂英
改革赋能学科联动,医院打造七大高峰学科集群、26 个专病中心,如乳腺疾病中心形成全链条服务;结合高端设备,医院平均住院日下降,2024 年疑难危重症收治人次增近四倍,CMI 值升 0.29。李桂英强调,绩效管理需数据闭环优化,实现 “以健康为中心” 转型。
以健康为中心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许翠萍接棒主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许翠萍
青岛市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院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王琛,在以《以健康为中心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题的演讲中,介绍了集团着力构建清晰的分级诊疗体系,明确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的功能定位,通过病种分类管理将常见病、慢病康复等下沉至二级医院与社区,并建立“上转+下转”双闭环服务机制。同时,创新开展区域慢病一体化管理,对32种慢病进行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管理,并探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的个性化付费服务包,提升服务可持续性。

青岛市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院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 王琛
集团将服务链条进一步延伸至社区,与区委组织部联动创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小区,通过健康促进员、网格员入户,将健康服务精准推送到居民身边,真正实现医防融合、主动健康,为公立医院在优质资源下沉背景下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构建科研协同体系,激发创新发展
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于成功,在《构建科研协同体系,激发创新发展动能》主题分享中,介绍这家百年老院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医院明确创新核心地位,构建覆盖 “基础 - 临床 - 转化研究” 全链条科研管理体系,设 “两处、两院、一部、一中心” 架构,建九大核心科研平台提供支撑。

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于成功
成果转化上,医院设 500 万元概念验证资金池,将 80% 转化收益归个人;构建多主体融合的转化体系,目前超 50 项成果完成转化,合同经费 5834 余万元,一批重大项目待落地,投资意向金额 2.5 亿。
优化学科配置,构建研究型学科体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爱悯以《优化学科配置,构建研究型学科体系》为主题进行演讲。他介绍,该院虽然立足非省会城市区位,但是以“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推动研究型学科体系建设。
医院实施分层建设机制,设高峰、特色A/B、培育学科,并建立浮动考核与资源匹配机制;突出临床与基础深度融合,创新推行“临床+X”双PI制,推动解决临床真问题;通过国际化平台共建和青年人才梯队培养,医院实现近九成国自然项目源自研究型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最终赋能临床,成功诊治世界首例LIRSA罕见病,研究成果登上国际免疫学顶刊《Immunity》,彰显“科技服务医疗”的核心价值。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吴爱悯
会议总结: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论坛最后由王美豪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各位嘉宾的分享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论坛通过多维度交流,为医院多院区发展与专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王美豪强调,未来医院需进一步强化战略规划、资源协同与创新转化,以应对医保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医院管理经验的交流分享,更为“十五五”期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院区协同发展、专科化建设与绩效改革将成为推动医院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本文来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我们沟通的很顺畅
电话已拨通,无人接听
这个电话号码是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