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讯

数智赋能强管理 清廉监管护民生 ——南医大二附院SPD实践引领多院区耗材管理革新

2025-11-26 12:13 1815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十五五"规划对医疗领域规范管理与反腐倡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凭借其智慧化管控、全流程追溯、信息化赋能的显著优势,已成为公立医院深化精细管理、提升运营效能、筑牢廉政防线的重要支撑。该模式不仅为医疗领域公权力运行提供了透明可控的监督路径,更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精准发力的有效抓手。

在近期举办的2025第十一届医疗供应链大会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购中心主任杨俊应邀作《多院区耗材SPD管理实践分享与探讨》主题报告,系统分享了医院在多院区医用耗材SPD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为行业内公立医院医用物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南医大二附院杨俊主任在会上作主题分享

聚焦多院区管理痛点 以"中心仓"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

针对多院区医疗机构物资管理分散、标准不一、调度不畅等突出难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创新构建"一仓统筹、服务四院"的集约化运营格局。医院在阅江楼院区高标准建成中心仓,通过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弹性扩容空间设计,实现对姜家园、萨家湾、迈皋桥、阅江楼四大院区医用耗材的统一存储、精准拣选、高效配送,有效破解了以往各院区独立设仓、管理标准不一、资源调度分散的难题。

信息支撑层面,医院依托国医科技SPD-A6系统搭建一体化数据中枢,实现与医院HIS系统、HRP系统及市级医疗物资监管平台的无缝对接,达成数据同源共享、资质全程电子化管理。这一举措彻底打通了各环节信息壁垒,为医院管理层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统一的数据支撑,推动多院区耗材管理从"分散式"向"一体化"转变。

南医大二附院实现"一仓服务四区"集约化运营

深化临床场景智能改造 以技术赋能优化服务效能

医院聚焦临床服务核心需求,重点推进手术室等关键科室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部署20余台智能耗材柜,实现高值耗材"一物一码"精准管理与智能化存取;配套投入物流机器人开展术间套包精准配送,同时组建8人驻场运营团队,严格落实耗材日清日结管理机制。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手术物资流转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更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事务性负担,让医护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临床服务。

南医大二附院医用耗材智能化运营场景

在此基础上,医院全面推进SPD模式与UDI(医疗器械唯一标识)体系的全流程融合,实现高值耗材从验收入库、临床领用至计费结算的"一码贯通、全程可溯",为医保基金合规使用、医疗成本精准管控及廉政风险源头防控筑牢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坚守廉政与数据安全底线 以第三方模式构建监管新格局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PD管理实践的鲜明特色,在于始终坚持采用中立纯第三方服务模式。该模式由独立于医院与耗材供应商的专业服务机构负责运营实施,通过科学机制设计,从源头上保障了管理的公正性与专业性,其突出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机制隔离筑牢合规防线。通过构建"服务与经营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明确第三方服务商不参与任何耗材经营活动,采用与耗材交易额脱钩的固定服务费结算方式,从制度层面规避了传统商业公司模式"既配送又管理"的角色冲突,有效防范了基于交易量的利益关联风险。

二是协议约束与技术防控双保主权。第三方服务商以"保障物资安全高效供应"为核心职责,医院通过严格的协议约定与权限管控,既确保了医疗数据安全,有效防范商业统方等风险,又完整保留了医院在耗材采购中的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了医院主导地位。

三是数据赋能实现精准廉控。在纯第三方服务模式基础上,医院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构建耗材廉政监管系统,将监督规则嵌入采购、入库、领用、消耗等全业务流程,借助大数据分析开展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打造形成多维度、可穿透的监管体系,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抓手,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监督、数据护航廉政"。

实践表明,SPD管理模式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降本增效的直接成果上,更核心的是构建了一套"安全可控、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医疗供应链治理体系。其中,纯第三方服务模式的中立性与专业性,是保障医院管理主导权、运营合规性的关键所在。这种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以清廉建设为保障的管理实践,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医疗行业清廉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必将助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


本文来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0点赞
0反对
0举报
0收藏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