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讯

《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发布仪式圆满落幕,助力肿瘤诊疗规范化

2025-11-11 12:13 299

2025年11月6日,一场聚焦肿瘤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实践成果的重要活动——《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发布会在上海市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诺华展台成功举办。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路友华、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出席发布仪式并致辞,健康界研究院院长赵红以及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发布仪式是“创新・领航——新时代医院创新发展论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望为推动肿瘤MDT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注入新动能。

从指引到案例,填补衔接空白惠及患者

当前,肿瘤MDT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先进诊疗模式。中国各级医疗机构虽然正在积极探索,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流程不统一、质量控制标准不一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过去两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的智慧引领下,中国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和健康界联合35家国内头部医院共同推进了《“患者至上 多管齐下”管理创新引领肿瘤MDT发展》这一专业促进项目,并共同编写了一部聚焦肿瘤MDT管理的工具书——《肿瘤MDT管理要点及操作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

目前,管理创新引领肿瘤MDT发展区域宣讲会已成功举办多场,并吸引了全国多地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及行业代表的积极参与。

2025年,在《指引》基础上,项目进一步深化,并启动“肿瘤MDT管理典型实践案例征集与研究”工作。通过广泛遴选全国标杆医院的创新模式与优秀实践,最终凝练成《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案例集旨在将《指引》中的管理要点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填补“理论指导-临床落地”之间的衔接空白,进一步推动肿瘤MDT从“制度规范”走向“实践深化”。

从行业层面看,案例征集项目有望为医疗机构提供“看得见、学得来”的实践范本,帮助更多医院解决MDT运作中的实际难题,如跨科室协作障碍、专家时间协调困难等,推动肿瘤MDT诊疗质量整体提升。

从患者层面看,优秀案例的推广将会让更多肿瘤患者享受到规范、个性化的MDT诊疗服务,减少误诊误治,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上午场:聚焦医院创新发展,共话实践路径

论坛以“创新·领航”为主题,既体现了对未来医院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明确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论坛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场的论坛由健康界研究院院长赵红主持。论坛伊始,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荣和诺华放射配体疗法领域医疗卫生系统合作负责人于洋致辞。 

健康界研究院院长赵红

黄荣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关键年,医疗体系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质生产力是医院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与机制改革释放动能。期待本次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医院管理创新结合,凝聚共识、启发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荣

于洋在致辞中表示,诺华聚焦心血管、肾病和代谢、中枢神经、免疫和肿瘤四大疾病领域创新。2025年是中国放射性核药发展关键节点,中国首款放射性配体核药派威妥昨日获批两项适应症,诺华将携手医院完善诊疗生态,助力前列腺癌患者。

 诺华放射配体疗法领域医疗卫生系统合作负责人于洋

在主题分享环节,浙江省医院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马伟杭以《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医院需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八力”提升(价值制度四力、技术运营四力)与整合医疗资源等八大举措,构建全周期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打造高可靠性组织,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浙江省医院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马伟杭

随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分享了《智慧医院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他介绍,北医三院床位2800张、人员近8000人,2023年电子病历已达七级、智慧服务同年达四级。通过AI赋能医教研,如智能语音系统提升门诊效率、AI辅助安全输血降低用血量,DRG结算2025年前九月结余2.68亿,结余率约20%,并规划“十五五”“强优、补齐、创新、融智、人文、联合”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

在第一场圆桌研讨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务处处长薛冬担任本环节主持人。四位讨论嘉宾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韩建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尹海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蒋彬、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孙蓓。专家共同探讨了“在医学创新发展背景下,医院如何整合内外部核心资源,构建以研究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的高水平国际化医院?”这一议题。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务处处长薛冬

韩建峰指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做法是调整学科结构,重症床位从3%提升至8%。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推进医工交叉,设专项经费与联合研究院,辐射“一带一路”,完善成果转化链条,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推动研教医协同转变。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韩建峰

尹海燕则提到,AI未来将引领临床,如重症机器人可辅助夜班诊疗,需要培养“临床医学+X”复合型人才;打通研发“最后一公里”,医院设概念验证中心对接生物公司,适应“人工智能+”趋势。总之,AI是创新与智慧医院建设关键,未来需培养更多“AI+医务”人才,以适应医院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尹海燕

蒋彬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依托苏州生物医药优势,联合大学与企业推进医工整合,突破“卡脖子”问题,并获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支持。“十五五”期间谋划学科内涵建设与国际化发展,应对经济环境压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蒋彬

孙蓓也从实际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据她介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泌尿、心内等优势学科带动发展,通过精细化管理开源节流,如管控药耗、关注慢病管理新赛道,应对医保价格调整,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解决资源共生问题。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孙蓓

接下来,会议迎来上午场的第二场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环节,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路友华主持主题分享环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主持本场圆桌讨论。

 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路友华

首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分享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顾建英介绍道,中山医院作为全国首批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在建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与青浦新城院区,在AI赋能、创新转化(如自研胆管肿瘤试剂、脑机接口技术)、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方面成果显著,“十五五”将打造国之重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薛蔚以《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仁济泌尿学科建设与运营管理》为题分享了医院的做法。他指出,医院科室设十大亚专科(含国内首个泌尿急诊),门诊量年近55万、手术量约3万,日间手术占比超70%,机器人手术年达4500台。通过扁平化管理、助力团队支撑提升效率,并关注CMI值与科研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薛蔚

接下来,进入到第二场圆桌研讨环节,陈椿上台主持本场研讨。五位讨论嘉宾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明、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任武、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副院长张斌、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周良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祝伟。专家围绕“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医院如何依托学科优势与创新能力,抢占未来发展新赛道”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

刘明指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技术、模式、整合、价值创新推进发展,强调组织需营造鼓励创新氛围、包容错误,为人才松绑,推动从0到1的突破。总之,改革如滚石上山,需要持续发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明

任武则表示,河南肿瘤医院倾斜资源发展放疗与外科,面临机器人未入医保的困境,学科需选好带头人、凝聚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通过MDT提升患者疗效,期待案例集推动诊疗同质化。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任武

张斌从民营医院视角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到,医院2019年建院,床位8637张,去年门诊近150万,打破传统科室界限设十个疾病专科医院,重视亚专科与特色技术,探索非基本医疗新路径,破解人才短缺等挑战。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副院长张斌

周良学表示,绵阳市中心医院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资源,建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实验室,研发核素药物与医疗设备(如放疗加速器),推动核医学发展。

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周良学

祝伟则介绍道,同济医院依托平台(如全国重点实验室)、硬件(转化医学大楼)与人才梯队发展学科,强调提升医疗技术与聚焦临床问题的成果转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也提出需政策与产业共同支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祝伟

下午场:发布肿瘤MDT案例集,深化规范诊疗

下午场论坛包含发布仪式、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等环节。

论坛开始,主持人赵红对参与《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支持项目和参会嘉宾表示了感谢,同时也谈到了案例征集项目一路走来的历程。

首先,进入到论坛的致辞环节,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路友华上台致辞。她指出,山肿推行全覆盖免费MDT,五年服务30万患者、节约费用超一亿。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接受MDT诊疗的患者疗效更优。案例集是行业智慧结晶,愿互学互鉴推动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路友华

然后,诺华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上台致辞。他坦言,诺华深耕肿瘤领域20余年,推出首个肿瘤靶向药伊马替尼。去年发布MDT指引,今年案例集汇聚30多家医院经验,这将成MDT管理标杆,未来期待持续携手医疗界推动高质量发展。

 诺华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

下面,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任、《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主编金春林上台致辞。他表示,MDT是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符合健康中国战略。案例集是指引的实证,体现了“理论-标准-实践-再提升”循环,推动医疗模式创新,上海也将持续推动医研产联动。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

致辞后,赵红邀请在场嘉宾共同上台,正式启动《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发布仪式,并合影留念。

《肿瘤MDT管理优秀实践案例集》发布仪式

接下来,进入到圆桌讨论环节,赵红继续担任本场讨论的主持人。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为薛冬、韩建峰、路友华、祝伟、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任武,他们围绕“案例集意义”与“创新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

 从左到右分别是赵红、薛冬、韩建峰、路友华、祝伟、任武

薛冬表示,案例集让MDT从“高标准”走向“常态化”,部分案例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但需思考MDT资源成本问题,未来需持续完善指南,反哺临床,推动非肿瘤疾病MDT发展。

韩建峰坦言,案例集为不同类型医院(综合、专科)提供MDT落地路径,未来可拓展至罕见病、老年病领域。这种模式既惠及患者,也助力医务人员成长,推动医疗模式创新与管理思路转变。

路友华指出,MDT提升患者诊疗规范性与信任度,助力医生能力提升,案例集提供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完善理论,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祝伟认为,案例集是理论到实践的总结,需要持续优化,通过专业MDT(临床协作)与管理MDT(资源整合)提升救治效率、节约资源,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任武也提到,河南肿瘤医院开展17个单病种MDT,严格执行MDT结论可显著提升患者疗效。案例集提供了参考,需推动诊疗同质化,期待健康界持续收集经验、形成共识,推动行业进步。

赵红总结时表示,肿瘤MDT符合患者、医院、医生需求,也是健康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需要,案例集将会助力行业发展。未来,各方也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医疗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患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圆桌讨论结束后,参会嘉宾共同参观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交流肿瘤诊疗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为后续案例征集与MDT实践创新积累思路。

本文来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0点赞
0反对
0举报
0收藏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