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了2015-2022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及公开信息,并筛选出有代表性的100个并购标的进行整理分析。
过去的一周,医药领域发生不少大事。 本周五,国办印发文件,力争通过5年努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也是在同一天,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也明确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总体规范和要求。
近几年,医药行业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从药物一致性评价、《药品管理法》修订,再到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医保支付改革等;同时,疫情推动的医患行为转变,也对药企品牌及医药流通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部门也在加速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落地。可以看到,国
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了自己的网上药店,这是国内第一家“医药电商”。之后,国内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迎来了快速发展,而医药电商的发展却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自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颁布以来,医药电商政策出现多次反复,
医药电商火山爆发。 政策加持下,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纷纷入局,互联网医院已开通了900多家,广东、陕西等省份正在加速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线上购药、医保在线支付、慢病线上续方结算等多场景将被广泛运用。 至此,互联网+医疗+医药
2020年12月8日,医药电商京东健康(06188.HK)赴港上市,引发了资本热捧,市值最高升至6000亿,线上卖药的时代貌似真的来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连锁药店上市企业在12月市值大幅回落,不仅在商业上受到医药互联网的冲击,在资本市场也感受到了压力。
今年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在线上诊疗、处方外配、医保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方便了就医和购药。这半年里,互联网医疗迎来了连续、密集的政策鼓励,互联网和医疗的结合也越来越深入。 11月12日,医药电商领域迎
医药行
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方式登录